今天是 今日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党史网 > 党史研究 > 地方史 正文

10-第一节 各县青年踊跃参军

2013-08-01 18:44:33

  第十章动员参军支前,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胶东解放区是革命老区,烟台市是胶东解放区的腹地,也是反击国民党发动的对胶东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中心战场。烟台市各级党的组织基础比较好,群众觉悟高,经过8年抗战的考验,地方武装、民兵组织都不断发展壮大。抗战胜利后,烟台市作为华东战场的后方,自然而然地担负起支前的重任。尤其是经过土改、复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翻了身的人们深刻认识到,是共产党领导他们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当家做了主人。要保住幸福生活,就要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军支前,反蒋保田保家乡。烟台市各县人民,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动员优秀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派出优秀民工随军支前,抽调优秀干部北上东北、下江南,开辟、建设新解放区。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烟台市是山东省参军人数最多、派出支前民工人数最多、南下干部人数最多的地区,也是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最多的地区。

  第一节各县青年踊跃参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发动了全国全面内战。并派重兵进犯胶东,进占了烟台市各县县城及交通重镇。在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战场的推移,兵源的更新和补充就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兵源的支援就是对解放战争的最大支援。为了源源不断地向胶东主力部队输送有生力量,烟台市各县县委和县政府,遵照胶东区党委的指示和上级确定的“土改复查、参军支前、发展生产密切结合”的工作方针,在一面同国民党军队作战,一面抓紧进行土改、复查、组织发展生产的同时,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春季,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参军运动。

  在大参军运动中,烟台市人民以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顾全大局,舍小家保国家,表现了崇高的革命精神。不论在哪个县里,都可以看到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不少的县出现了“参军状元村”、“参军模范村”、“一门两英雄”、“一门三英雄”的参军模范,有的村庄、区、乡参军的青年,甚至按整连、整营的建制直接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序列。

  第一次大参军是1945年10月至12月。1945年10月,胶东部队渡海去了东北。11月,国民党第八军趁胶东主力部队奔赴东北,胶东解放区兵力不足之际,先占领青岛、崂山,后沿胶济铁路两侧向西推进。在胶东解放区面临战争威胁的情况下,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烟台市各县发动了补充部队兵源的大参军运动。在这次大参军中,牟平县有1600名青年参军,招远和招北两县有1400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542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1156名青年参军。

  第二次大参军是1946年7月至9月。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蒋介石调集10万兵力进攻胶东解放区。为了保卫胶东解放区,烟台市各县响应上级“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号召,发动青年踊跃参军。黄县有1774名青年参军,牟平县有1233名青年参军,海阳县有405名青年参军,蓬莱县有2146名青年参军。掖县和掖南县在“参军保家乡”热潮中,两县共有6100余名青年参军。福山县有1500名青年参军。

  第三次大参军是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这次参军是在国民党军队沿烟潍路由西向东推进,进占掖县,进而图谋占领烟台市各县,同时中央军委于1947年1月决定将胶东军区主力部队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的形势下发动的。为了保卫烟台市,支援重新组建的胶东军区部队,胶东区党委提出了“反蒋保田保家乡”的口号。在这一口号的鼓舞下,各县掀起了参军高潮。此次参军,规模之大、发动之深入、参军人数之多是空前的。

  1946年11月17日,牟平县同时在三个地方,召开了万人大会。青年们喊出了保家乡、保饭碗、保土地的口号,出现了群众性的参军热潮。至12月上半月,全县有2022名青年参军,新发展民兵1464名,子弟兵团由3个营、10个连、1289人发展到11个营、33个连、3363人。12月,招远、招北县发动反蒋保田大参军运动,两县共有4400余名青年参军,其中招远县3000余人,招北县1400余人。据统计,1946至1947年2月,招远、招北两县“反蒋保田”大参军的人数,加之平时参军及县独立营升级参军的人数共达12600余人,其中招远县5270余人,招北县7330余人。烟台市在1946年12月,也有700多名青年参军。

  1947年1月12日至14日,莱东县委分别在陶漳区、唐河区、鹤山区召开了5000余人的党员、干部和积极分子大会,动员全县人民掀起“反蒋保田”参军运动。2月15日,莱东县委又颁布了个人参军和动员他人参军的立功条件,在全县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大参军运动。截止2月底,莱东县继1946年11月700余名青年参军之后,又有2872名青年参军。其中赤山区500余名青年整建制的组成“赤山营”参加了主力部队。2月8日至10日,中共五龙县委分别在五龙县河东、河西召开了近万人的“反蒋立功大会”和“公祭死难烈士和同胞大会”。会上,人们纷纷表示,决心为死难者报仇,为人民立功,当即有2447名青年报名参军。福山县从1946年12月至1947年2月底,有2178名青年参军。

  黄县、龙口的大参军运动从1946年12月开始发动,1947年3月达到高潮,共有1000余名青年参军。丰仪区黑山村(全村100多户)一次就有7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被授予“参军模范村”。城北区徐格庄张天性老汉先后送4个儿子参军,被县政府授予“参军模范家庭”。在这次大参军中,黄县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参军状元村”,那就是石良区的东营曹家村。1947年3月12日,黄县县委、县政府在文基区大张家村召开了石良、莱山、文基三区参军动员大会。三个区的青年及其群众近万名参加了大会。大会共进行三天。会议当天,东营曹家村与会干部群众就表示:坚决响应上级号召,在参军参战中争立头等功。会议第二天,东营曹家村干部群众写出决心书,在人与人、组与组、村与村之间展开了热烈的挑战迎战活动。会议第三天,大会进行表态发言。在村长的带动下,该村120名青年当场报名参军。在东营曹家村的带动下,其他各村及与会群众也不甘落后,村干部争先表态,青年民兵纷纷报名参军。动员大会结束后,东营曹家村报名参军的青年民兵,集中食宿,进行入伍前的准备。曹氏长辈为激励即将走上前线的子孙,当晚将参军的晚辈带进曹氏家庙进行祭祖。在曹氏祖谱前,80多岁的老族长曹文行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古有“好男儿志在疆场,马革裹尸”,曹氏家族历来只出好汉,不出孬种,你们报名入伍,保家卫国,为曹氏积德,望你们英勇杀敌,为祖宗争光。曹德成等青壮年民兵共同表示:不负众望,为民立功,为曹氏宗祠争光!为表彰这个仅有210户、不足900人口的小山村、一次就有120名青年参军的先进事迹,黄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该村“参军状元村”光荣称号,并赠送“民族英豪”匾额一副,“光宗耀祖”锦旗一面。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胡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