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党史网 > 胶东红色文化 > 红色史料 正文

威震敌胆地雷战

2013-09-23 09:13:58
民兵在大路上埋地雷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部,是闻名全国享誉世界的抗日地雷战发生的地方。1943年5月,海阳市小纪镇瑞宇村首颗地雷炸响,拉开了海阳地雷战的序幕。从此,海阳大地处处布满陷敌于灭顶之灾的地雷阵。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海阳地雷战为背景,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华虎、孙玉敏为原型,在海阳市实地拍摄了军事教学片《地雷战》,轰动全国。1995年,时任中央军委委员、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同志为地雷战纪念碑亲笔题写了“地雷战精神永存”的碑文。

  地雷战纪念馆位于山东省海阳市文山街北段,始建于1993年,1999年9月正式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460平方米,分为七个部分,展出革命文物600余件,历史照片200余幅及图表、油画、粉画、雕塑、半景画等辅助陈列展品。地雷战纪念馆已成为山东省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走进海阳市地雷战纪念馆,时空仿佛转换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在这里,每一处足迹都为你打开尘封的历史:每一个展厅、每一件文物都向你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你感同身受血与火的洗礼。

  石雷炸得鬼子满地爬

  步入纪念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所在村-赵疃村民兵在地雷战中用过的石雷、铁雷、埋雷工具以及他们打造石雷的工具、碾炸药的石碾等。

  赵疃村抗日战争时期是日寇行村据点和夼里、孙家夼据点的咽喉,是日寇到这一带扫荡、抢粮的必经之路。赵疃村民兵掌握鬼子扫荡规律后,利用有利地形,在村里村外大摆地雷阵。随着战争的深入,上级下发的地雷满足不了战斗的需要,赵疃村民兵根据用炸药炸石头的道理,发明创造了打造石头、制造石雷。

  赵疃村位于山区,满山遍野都是石头,打造石雷用不尽、使不完。没有炸药,他们土法上马,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制方法,再用石碾碾成炸药。为了试验石雷的杀伤力,顺便扰乱据点里的鬼子,赵守福带领几个民兵在一个漆黑的夜里,悄悄地摸到行村敌人据点,把两颗石雷放在铁丝网的下面,点上药线,就隐蔽起来。刹那间,两声惊天动地的巨响,石子满天飞舞,鬼子被吓蒙了,机关枪“哒、哒、哒”一个劲地响,而这时,赵守福他们已经有说有笑地回到了村里。

  两颗石雷爆炸成功后,赵疃村变成了“石雷加工厂”,男女老少齐上阵,碾药的碾药,钻石头的钻石头,谁也不甘落后。几天后,500多个鬼子又要进山扫荡,民兵们在敌人必经之路,摆下了用1000多颗石雷组成的石雷阵。“麻雀组”的民兵迎头拦住鬼子,边打边撤,把鬼子引进雷区。这时埋伏在周围的民兵一齐开火,打得鬼子东窜西逃,石雷便连珠炮似的响了起来。鬼子的一个机枪射手把机枪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刚趴下身来要射击便被炸的连人带枪一起飞上了天。另一个鬼子被满天飞石砸的嗷嗷直叫,抱着脑袋跑到一块大石头旁,刚刚蹲下,又被炸了个狗吃屎。鬼子丢下30多具尸体,灰溜溜地回了据点。

  到1944年的下半年,日本鬼子处处受打挨炸,被迫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易出动。赵守福他们变被动迎敌为主动出击,给鬼子“送瓜上门”:一天夜里,赵守福全身抹上黑泥,背上三颗地雷,在日伪军必走的西门、南门、北门分别埋下一颗地雷。第二天一大早,日伪军一开门,三颗地雷几乎同时爆炸,有十几个敌人上了西天。

  不见鬼子不挂弦

  在地雷战展厅里,一看见全国民兵英雄于化虎用过的滚山雷、埋雷工具和水壶等展品,很多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参观者立马会想起当年家喻户晓的那句话:不见鬼子不挂弦。

  不见鬼子不挂弦,也叫飞行埋雷,是于化虎他们擅用的有效的杀敌方法。起初,民兵普遍采用"等地雷”,把地雷埋在固定地方,敌人碰上就炸,碰不上就无效。这种埋雷方法曾发挥过杀敌作用,但不适应敌人狡猾多变的行动,杀伤力较差。为了节约地雷和更有效地杀敌,于化虎他们开始飞行埋雷,即等见到敌人的行踪后,认准敌人行军路线和方向,迅速埋好地雷,飞快隐蔽,出敌不意,每次必中。1945年,5月10日,驻行村据点的日伪军要到于化虎的村扫荡,当时于化虎从县上开会刚回到村头,发现敌人已经离村不远。没有时间再招呼别人,他背着地雷就冲到村口,在敌人必经的道口上埋好地雷,十几分钟后便爆炸了,敌伤亡七人。拖延了敌人进村时间,保住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1942年4月,鹏化庄村前菜园的黄瓜成了日伪军每次扫荡的战利品,于化虎发现日伪军吃黄瓜必到树荫下,把场上的石碌搬来当座位。于是,他灵机一动,找石匠在石碌上凿了的大空筒,里面装上炸药、导火索,制成了大地雷。一天,于化虎得知日伪军又来扫荡,便提前把石碌安装好。果不其然,日军军官想坐在上面吃黄瓜,就把石碌竖起来,只听“轰隆”一声,石碌爆炸了,日本军官嘴里含着刚咬下的黄瓜飞上了天……于化虎在远处山岗上看着这场面说:“这就对了,吃了老百姓的黄瓜,就应该有所表示。”

  葫芦里装进铁西瓜

  1945年,吃尽了地雷苦头的行村据点的敌人,不敢再走大路,而是沿着河流行军。全国女民兵英雄孙玉敏所在的村南头有条河,是行村据点的敌人到莱阳穴坊的必经之路。敌人为了避开大路上的地雷,便在水中行军,孙玉敏发现这一情况,反复思索怎样能使地雷在水中炸敌。

  用自家产的葫芦,装上地雷,放在水中,不是一样能爆炸杀敌吗?有了这一想法的她拿着葫芦跑到民兵队长孙藻训家,把想法说了后,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不让水雷进水受潮,大家一起研究用船泥封口,用油纸和蜂蜡护住引芯。实验成功后,做成九颗水雷,瞅准时机,迅速将雷放到河中,日伪军涉水过河,九颗水雷全部爆炸。

  海阳民兵在战斗中发明的各式各样的地雷及埋雷手段,让敌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鬼子挖空心思对付地雷战,民兵根据“敌变我变”的原则,采取对策,出其不意,炸其不备。鬼子行军时,先派尖兵侦查,发现可疑处,用石灰画上圈,后面人马便绕转而过。民兵们就在路上划圈,在圈外埋雷,鬼子见圈就两边躲闪,正好踏上圈外地雷。鬼子用望远镜观察远方,发现破绽,立即起雷。民兵又研制了一种“头发丝雷”。把头发丝系在雷弦上,望远镜发现不了,鬼子坦然前进,踏雷挨炸。鬼子无奈,从青岛调来工兵,用探雷器探雷,破坏了不少地雷。民兵们昼夜试验,研制出一种“子母连环雷”“真假子母雷”,被发现的起出来的雷是假的,向上搬时藏在底下的真雷立即爆炸。鬼子掌握了民兵怕雨天地雷受潮,不埋雷的规律,便在雨天进村抢粮。民兵就研究出埋雷时用油纸、麦糠等防潮物品保护好地雷,雷嘴上扣一个瓷碗,雨天照样炸敌……

  根据对敌斗争的需要,海阳民兵发挥聪明才智,研制改进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手段。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八年抗战,海阳人民共配合主力部队和独立作战数千次,歼敌1000余人,缴获武器600余件。涌现出九个抗战模范村,600多名县级以上民兵英雄,其中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赵同伦、陈桂香等100多名民兵被评为“胶东爆炸大王”“模范功臣”等。1943年山东军区表彰海阳为“民兵工作模范县”,1945年胶东武委会授予其“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

责任编辑:胡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