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党史网 > 胶东红色文化 > 红色史料 正文

惨烈的河南村突围战

2013-09-23 09:13:58

  袍峱(náo),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位于莱州市驿道镇东南9公里处,现全村111户,316人。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时,路经此地,被雨淋湿了战袍,在村南山顶上晾晒,故名袍峱顶(又名晒袍顶),而村子就叫袍峱。峱,古文所说的祥瑞之兽。袍峱村子虽小,抗战时期却曾是中共胶东特委(后胶东区党委)机关报《大众报》报社的驻地。

  因为战争原因,1939年春,胶东区党委党校和《大众报》报社由黄县(今龙口)莱山寺院迁往莱阳的东馆村(现属莱西市南墅镇);秋天,又由东馆村迁往掖县(今莱州)七区三元乡的夫子石和袍峱村。

  三元乡位于掖县最东端,与招远搭界。这里,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地形相当复杂。报社举迁袍峱后,为了缩小目标,又便于工作,社长阮志刚便将所属各部门分散办公,编辑部驻村河沟西北,坐北朝南五间草房;印刷部办公室驻河沟南单间;印刷厂驻村东南处四间屋,与五间排版室相近;发行部(交通队)、通讯室(电台)、总务科、医务室、警卫连及伙房等,均做了合理的安排。昔日所占民房至今犹在,除少数翻新或更换门窗外,其余基本保持原样。

  抗战初期,敌强我弱,斗争形势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有时候,突然接到一个敌人偷袭的情报,报社就得赶紧拆卸机器,并将之迅速转移、隐藏。就在这样艰苦卓绝的工作环境下,报社仍能正常运转,如期出报。负责发行的同志将一摞摞报纸打捆,雇佣村民的小毛驴驮着,秘密通过交通站,发向胶东区委各辖区。

  而今在村南晒袍顶的山梁上,仍能见到四个瓜窖样的石洞。据村内老者回忆,石洞系当年报社的人员偕当地民兵开凿,起初为隐藏印刷设备之用,后来拟建地下印刷厂,可惜盘踞于莱阳的赵保原队伍不时骚扰,建厂构想只好作罢。

  1939年12月初,敌人的冬季“扫荡”开始了。9日上午,160多名日伪军在飞机掩护下,由栖霞向西进犯。在郭家店洼里曹家虽受我军阻击,但却未停西进的脚步。此时,胶东区党委各机关正在皂户召开“一二.九”运动纪念大会,敌机突然空袭,在上庄、下庄一带,毫无目标地扔下了几颗炸弹。形势突变,敌情严重,区党委当即通知党校和报社要充分做好撤离的准备。党校校长(政委)李辰之、报社社长阮志刚,急令各部收拾东西,下午,200百余人集合于晒袍顶,打算天黑后再向招远灵山方向转移。

  当晚,天阴得伸手不见五指,不大一会儿,又下起了阵阵清雪。转移途中,大家怕暴露目标,索性把大衣反穿,使其白布里朝外。天黑路滑,一行人跌跌撞撞,不巧又迷失了方向,忙活了一整宿仅仅走出十多里路。

  到河南村时,天已破晓。不料,负责巡逻的河南村村长在朦胧中,忽见村外有日本骑兵、步兵,正偷偷将村子包抄起来!

  李辰之、阮志刚当机立断,命令火速销毁档案文件,以防不测。警卫连长龙飞指挥大家向东南突围,但敌人此时已占领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用机枪向着我方一阵狂扫;同时,还施放了毒气弹,滚滚浓烟,令人窒息。我机关党校、报社文职人员和女同志多,武器配备有限,可同志们只有一个信念:决心突围,誓死不当俘虏。

  为了掩护同志们突围,龙飞、李辰之和阮志刚,率领警卫连的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爬到房顶,集中火力压制敌人,终于赢得了时间,使多数同志得以突围脱险。然而,李辰之、阮志刚、龙飞、孙步堂、牟广义、徐业昌、毕纯(女)、林治惠(女)等人,却倒在了血泊中。

  包围圈越来越小,苏醒后的同志们,抄起大刀长矛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林治惠受伤后还咬断了鬼子的手指头。最后,残暴的敌人将我方伤员一一刺死,开膛扒心;更为残忍的是,日寇将崔崧和曲钦两位受伤的女性拴在马后,飞奔的战马把她俩拖得衣缕纷飞,血洒沿途,直到活活被拖死!

  “12·10”河南村突围战是惨烈的,代价是沉重的。此役,胶东区委党校有27名同志、大众报社有34名同志壮烈牺牲。转年清明节,胶东区党委各机关在河南村召开了500多人参加的追悼会,并竖起一座“河南战役牺牲烈士纪念碑”,上面镌刻着61位(其中女同志20名)烈士的英名。纪念碑如今已被迁往莱州市烈士陵园。

责任编辑:胡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