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党史网 > 胶东红色文化 > 红色成果 正文

《先导》(上)

2016-10-25 15:00:16

  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形成的胶东红色文化,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是我们缅怀先烈、传承历史的永恒记忆,更是我们继往开来、勇立潮头的持久动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胶东红色文化丛书》的付梓面世,对于深入挖掘和创造性阐发、创新性发展胶东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继承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推动烟台在激烈区域竞争、多元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奋勇前行,矢志不渝率先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烟台自古以来就是胶东地区的主体板块,这里开展革命早、重大革命事件多、对革命作出的贡献大。1911年,辛亥革命山东首义就发生在烟台。1921年秋,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党中央就派邓中夏、王荷波到烟台开展党团活动。战斗在昆嵛山的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及山东省内仅存的红军队伍。抗日战争时期,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战第一枪,地雷战、天福山起义、玉皇顶起义等名震华夏、家喻户晓,胶东抗日根据地是当时山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最早、经济实力最雄厚、兵源力量最充足的根据地。胶东军民向党中央和各个战场秘密运送的黄金是当时我党经费的重要来源,创办的兵工厂是山东军工的主力。1945年,烟台迎来第一次解放,是当时我们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最早、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建于同年的胶东革命烈士陵园,是我党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纪念烈士最多的专题抗战烈士陵园。解放战争时期,胶东相继发生了运兵东北、阻止美舰登陆、大参军、大支前、大调干、杨禄奎事件、迎送民主人士进京等具有特殊贡献的历史事件。胶东保卫战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形势;胶东解放区成为中国革命重要的兵源基地、兵工制造基地、补给供应基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烟台不仅革命战争年代贡献大,改革发展时期也率先走在前列。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全市GDP突破6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4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近1.5万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10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5791元和16656元。烟台以占全国0.14%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的GDP、1.3%的工业增加值、1.2%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六连冠”,是七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实践充分证明,在新时期唱响红色文化主旋律,是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必然要求,是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是保持生机、永续发展的历史血脉。

  一段岁月,刻骨铭心;一种精神,辉映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幸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发展的大潮催人奋进,决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当前,烟台正处在规模攀升与质量提升的紧要关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我们要以《胶东红色文化丛书》出版为新的契机,切实用好这一宝贵的红色文化精品,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爱党爱国的政治品格、勇于担当的使命意识、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心系群众的赤子情怀、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躬身践行“十个倍加”,着力强化“六抓六促”,全面做实“六个持续”,坚持做到“六个始终”,认真贯彻决策、执行、考核、奖惩“四个体系”,勠力同心在新的起点上把烟台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努力建设让本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成功城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率先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承担更大责任、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烟台市委书记 孟凡利

  2015年9月

责任编辑: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