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天气:
您当前的位置 :党史网 > 党史上的今天 正文

1月31日

2018-01-31 08:16:40

  1934年1月 招(远)莱(阳)掖(县)边区形成“小苏区”

  1933年7月,中共招远特支成立后,招远县党组织发展迅速。到1934年1月,全县9个区中5个区有了党员,其中,马家、大庄子、高山洼、留仙庄、道头、于夼、东肇家沟、岭上、方家、吴家、东城子、臧家、隋家、毕郭、张家庄、牟疃、西疃补庄等17个村庄建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80余名。掖县东部杨家涧、毛家涧、张家涧分别建立了党支部(隶属招远特支领导),发展党员20余名。莱阳县北部建立了9个党支部。当时招(远)莱(阳)掖(县)边区党员已发展到130余人。北到招远西疃补庄,南到莱阳马连庄(今属莱西市),东到栖霞孙家庄,西到掖县四大涧,方圆7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有近40个村有了党的活动。

  1953年1月 “两地一市”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总任务胜利完成后,中国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进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月,莱阳、文登专署和烟台市政府根据山东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总方针和基本任务,认真开展“一五”计划的编制。在编制过程中,着重抓了三方面工作:(一)加强领导,配备得力干部。(二)组织大量的社会调查,对摸清经济状况和基础条件做了较充分的资料准备。(三)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综合分析平衡工作。其中,莱阳专署根据发展状况和现有条件,在渔业、农业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提出:全区海产品总产量要达到31.02万吨,超抗日战争前最高水平的50%;粮食总产量要达到35.9亿斤,比1952年增长49.6%;棉、麻总产量达到65.16万担,平均比1952年增长64.8%;花生总产量达434.4万担,比1952年增长64. 5%;果品总产量达到9300万斤,并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做了具体规划。 “一五”计划的制订为“两地一市”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党史研究院